青草经验 | 怎样设计出“好”的活动
本文作者欧阳鹏
青草2019年项目介绍
2019年,青草开展如下两个板块的工作:
1.升学与职业发展项目
支持13-15岁的流动青少年探索自我和不同行业,建立对未来职业生涯的想象和信心,并了解初中毕业后在广州升学的不同路径和选择。
2.城市探索与融入项目
支持流动青少年了解广州的历史和文化,学会使用公共交通、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资源,提升沟通、表达与交往能力,建立流动青少年对广州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今年是青草的第十年。
最开始,青草也不是马上就知道做某个项目就能回应到流动青少年或社会的某些问题的。十年间,我们有很多的疑惑和反思,我们忐忑地在做着一些尝试和努力;我们一直在试错,也在逼着自己学习更多,期望能增大为流动青少年提供更好服务的可能性。
青草已经诞生十年啦~我们计划一个新栏目:青草经验,将青草人背后这些思考分享出来,我们想邀请更多关心青少年教育、发展的朋友共同来探讨。上回欧阳的《“为学生做点什么”之前》就是本栏目的第一篇文章,之后我们会不定期发出一些思考,期待和大家共同学习成长。
活动设计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内容加形式,有料又有趣。已经有一堆现成的知识和工具包,根据“用户”的需求和特征,排列组合迭代加工,几次之后就会得到一个“像样”的活动方案。
从想法的萌生到设计的完成,中间有很重要的几步需要我们跨越过去。
方舟小组讨论笔记
内容方面,例如要提高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那我自己要先清楚生涯规划是什么,现有的生涯规划方法的前沿是怎样的。又如,要提高学生的自主性,那我们要先清楚自主性是什么,现有的提高青少年自主性的方法都有哪些。
形式方面,比如我的生涯规划能力很强,不代表我很擅长教学生怎样进行生涯规划;我很自信,不代表我就很擅长培养出很自信的学生。因此,除了要掌握跟活动主题相关的知识和能力,还要知道怎样设计活动:即通过怎样的形式,让学生也掌握这些知识和能力。
此外,有伙伴提出,要警惕活动设计的过程变成好像出考试题一样,在表面的好玩背后,实际上还是没有脱离让学生学习知识,然后完成填空、选择等测验的应试逻辑。
所以在活动形式方面,更准确的问题可能是:我们通过怎样的活动形式,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些知识和能力。一个办法是,设计活动时经常用这些问题提醒自己:这些知识/技能跟学生有什么关系?学生要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使用这些知识和技能?使用这些知识/技能对学生有什么帮助?
与此相应地,也有很多体验式学习的方法和工具包可以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学到的东西。
方舟小组合照
然而,我遇到的真正最难的、似乎也经常被忽视的,是内容和形式之前的问题,即当一些人要对另一些人“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怎么证明这些事情的正当性:
例如,学习生涯规划对于学生来说真的是一件好事吗?学生是谁?怎样的事对于学生算是好的?学生觉得好就是真的好吗?学生的觉得是哪来的呢?如果学生觉得的好不一定是真的好,那什么才是真的好?为什么?
升学与职业发展活动照片
上一次的文章提到了“人为什么要工作?”“选择一份不那么辛苦的工作,过‘浑浑噩噩’的日子,不行吗?”
这段时间还是不断听到身边的人说,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或者不知道以后想要做什么。也有声音在说,工作只是谋生的手段,不用那么在意。没有办法做到工作和爱好完全契合的,业余时间再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很好啊。
这种说法里面,我感觉到有些东西在经历着折中、妥协、被说服。
如果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觉,那么问题真的只出现在我们自己身上吗?我们可以通过只改变自己来解决问题吗?
这时又有声音说,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这些说法,乍听上去好有道理,细想一下,又感到沮丧。我们只能过表面一团和气,其实息事宁人、自我安慰的生活吗?
一些听上去很有道理、让我们和生活“和解”的话语,会不会是在阻止我们探索更好的共同生活的方式呢?
“工作不能只是自己觉得有价值,要别人也觉得有价值,或者对社会有价值,不能违反法律和道德,这样才算工作”。这个说法很长时间都说服了我,就好像经常听到的一句很励志的话,“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直到有一天,我听到一个声音追问,别人觉得有价值、对社会有价值,这里的“别人”究竟是何人,“社会”又是谁?“社会”认可的,是“谁”认可的?
对于开发王者荣耀和从事网红产业的工作者,社会是某部分中学生和青年人吗?这部分“社会”的认可是怎样产生的,ta们的价值观来自哪里、其实在体现着“谁”的价值呢?
对于奢侈品生产商和生产线上的工人,社会是有钱人吗?有钱人认可的“价值”是哪来的呢?怎样形成的呢?这个“价值”对于生产商和工人来说是一样的吗?如果不一样,这个“价值”的差别是哪来的呢,又是“谁”定义的呢?
说到这里,我想到一个观点,是说人是有一些需求是天生的,比如吃喝拉撒住。但是如果人们都仅仅满足于这些需求,社会就没有进步的动力了。我们正是因为不断有新的需求产生,想要更好的生活,才会需要生产更多的东西。大家就这样忙碌起来,一起努力,为社会创造更丰富的物质世界。以此循环往复,形成新需求-新生产-新消费的发动机。
这种观点看似很有道理,其实还是没有回答“谁”和“什么”的问题。
不过其中提到的新的需求很有趣。这些新的需求是怎样产生的,是“谁”的需求?这类问题就像“‘社会’进步是‘谁’的什么方面的进步”这种问题的镜子,反映着日常经验的喜怒哀乐背后驱动这日常生活继续下去的潜在机制。
职校升学活动照片
有一天我在家里墙上,看见很多蚂蚁,排着整齐的队伍,匆匆忙忙、交头接耳来回跑着。后来我隔几天、几个月去看,它们还在不知疲倦地来回跑着。日复一日。我想,它们在忙着什么呢,觅食和繁殖吗?我们跟它们有什么区别吗?
如果有区别,这个区别是“什么”,是哪来的,由“谁”定义的呢?谁在定义需求?谁在定义好日子?
想到这些问题的时候,我的脑子有时候就突然像信号不好的电视,思路开始断断续续。继而我感觉很惊讶,我自己有分辨定义、做出定义的能力吗?有几分?未来要从哪来?
活动后青草带领志愿者进行反思会
我想到上次有位朋友留言,说“尝试回答本身算不算是一种答案?”我特别认同,我不仅觉得算,而且这也是我现在能想到的唯一的答案:
用“尝试回答”的过程来取代对答案的迷信,用定义的能力取代定义本身,把定义好日子的机会还给过日子的人 。
关于社会、工作、生产,前人已经有很多研究;学生的生活、学习,学生的烦恼、快乐,每天就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当我们要对学生“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也许只有不断实践上面的过程,才能真正接近所谓“好”的活动。
往期精彩推荐
2019青草半年报|盛夏再回首 走过的那些时光
文字 | 欧阳
编辑 | 阿凡
排版 | Paky
审核 | lam
有爱,有思想,有行动
2009年至2018年,
我们已给约1,840位大学生、高中生
和4,989位流动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积极影响。
我们期待着走得更远。